加密貨幣和區塊鏈技術術語表

區塊鏈革命為當今世界帶來了許多新的操作,其中意義最大的當屬加密貨幣。與許多新技術一樣,區塊鍊和加密貨幣的術語不斷演變,層出不窮。所以,我們將這些術語整理出來彙編到此簡便的技術詞彙表中,以方便大家理解和掌握。

#

51%攻擊 – 指的是區塊鍊網絡的大部分算力集中在一個地方。一名用戶,或者一類用戶控制了系統51%的算力就可以操控整個系統,或不經意地執行相互衝突的交易,從而破壞系統。

A-C

ASIC – “專用集成電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的英文縮寫,ASIC是指專為特定任務而設的芯片。在區塊鏈領域,它通常指的是用於運行礦機的芯片,而這種芯片要優於中央處理器(CPU)和圖形處理器(GPU)。

白皮書 – 針對一個複雜問題的研究結果或指南。在加密貨幣領域,白皮書用來披露特定區塊鍊網絡的資料或加密貨幣的結構、發展計劃以及/或願景。

比特幣 – 加密貨幣的始祖,也是市值最大的加密貨幣。比特幣是一種建基於區塊鏈技術的去中心化貨幣,於2009年面世。它是區塊鏈的首次實際應用。比特幣的創立者是中本聰,可能是一個人,也可能是一個團隊。

創世區塊– 一個區塊鍊網絡產生的第一個區塊。

D-H

代幣(Token) – 一種與特定區塊鍊網絡相關的獨立貨幣,為該網絡的執行貨幣,為網絡上執行的交易賦予價值。例如,Litecoin網絡上的代幣被稱為LTC。

DAO – 分佈式自治組織(Decentralized Autonomous Organization)的英文縮寫。這指的是一個使用區塊鏈操作(包括智能合約),來自行管理社區,而不涉及中央管治的組織。

Dapps – 去中心化應用程序的縮寫。從本質上來說,這些使用區塊鏈創建各種應用的程序是在一個去中心化的網絡上運行。

點對點(P2P) – 雙方直接在特定網絡上共享信息而無需通過第三方傳遞數據的操作。

分叉 – 由於區塊鍊為去中心化,對網絡的每項變更都必須得到用戶的接納才能執行。如果有足夠用戶接受一項升級或代碼變更,這項升級或變更就能在整個網絡上運行。仍支持舊網絡版本的變更被稱為軟分叉,而導致向後不兼容的分叉則被稱為硬分叉。有時候,如果社區出現硬分叉,可能會產生一個全新的並行區塊鍊網絡。例如比特幣現金和Ethereum Classic的產生。

分類賬(Ledger) – 記錄特定區塊鍊網絡上發生的所有交易的數字賬本。分類帳的副本存儲在整個網絡中,並且不斷更新,因此網絡上的所有用戶都能驗證交易。

隔離見證(SegWit) – 隔離見證指的是加快區塊鍊網絡速度的一種解決方式。隔離見證可以通過軟分叉的形式在區塊鍊網絡上執行,無需創建新的貨幣即可改進功能,也不會導致網絡向後不兼容。

共識/一致性(Consensus) – 由於公共區塊鍊網絡上有如此多的數據同步存儲在網絡的不同區域,成員會希望這些代碼塊(例如共享分類賬)擁有統一的版本。

公鑰(Public Key) – 如果將上述的密鑰等同於密碼,那麼公鑰就相當於用戶名,因網上的用戶都可在共享分類賬上看到。

工作量證明 – 工作量證明與後來出現的權益證明相似,用於證明用戶的工作量。但是,工作量證明由算力決定,而不是礦工的數字財富。

哈希(Hash) – 使用一種算法給予任意數據塊一個“數字指紋”的操作。在區塊鏈存儲信息時,使用哈希算法創建一種識別代碼塊的統一方式,將這些代碼塊轉換成擁有固定大小的數字和字符串。

I-M

ICO – 首次代幣發行。指的是一家公司通過以固定價格向初始投資者發行加密貨幣的方式籌措資金。

加密貨幣 – 區塊鏈的第一種應用,加密貨幣是一種旨在去除中介的貨幣,每個代幣和交易都有獨一無二的編碼。區塊鏈技術是確保加密貨幣能夠被存儲和用於網絡代幣交易的基礎結構。

交易費用 – 由於區塊鍊網絡上的交易需要大量算力,網絡上的礦工通過分配算力來爭奪處理交易的權利。最後處理交易的礦工可獲得交易費用。

節點 – 在網絡上運行區塊鏈分類賬的一台計算機。節點散佈在整個網絡中,以確保其去中心化。

空投(Airdrop) – 加密貨幣網絡運營商分派代幣的方式。代幣可以無條件的方式分派到所有加密貨幣持幣者手中,也可依據用戶執行特定種類的行為而有條件地分派,例如在社交網絡上推銷加密貨幣。

礦池 – 由一組礦工將算力合併聯合運作的方法,目的是處理更多交易以獲取更高的報酬。隨後這些報酬將分配給組成礦池的礦工。

冷存儲 – 一種在離線狀態存儲加密貨幣的安全方式。可以是存儲設備(例如USB閃存設備)或紙錢包。

流通性 – 特定加密貨幣轉換成現金的簡易性。流通性由許多因素決定,包括供求關係和交易處理時間。

密鑰 – 網絡上的每個用戶都有一把密鑰。只有用戶自己知道密鑰,等同於密碼。

N-Q

錢包 – 一種網絡程序,或單純的客戶程序,用戶能夠存儲、轉移加密貨幣和查看結餘。不同的錢包支持不同的加密貨幣,許多錢包為單一平台上的各種加密貨幣提供支持。

權益證明 – 一種證明用戶為區塊鏈添加新區塊從而獲得挖礦費的方式。通過這種方式,根據每個節點擁有代幣的比例和時間,等比例地降低節點的挖礦難度。

區塊鏈 – 一種去中心化的網絡,由預先設定大小(區塊)的代碼串組成。網絡上的所有交易都保存在整個網絡都能看到的共享分類賬上,意味著無需中介來授權網絡上的交易。

S-Z

閃電網絡 – 一種“兩層式的”解決方案,旨在大幅提高區塊鍊網絡的交易處理速度。閃電網絡創建了一個點對點的網絡來處理交易,然後將確認的交易記錄在區塊鏈共享分類賬上。

山寨幣(Altcoin) – 除比特幣以外的所有加密貨幣都被稱為山寨幣(或代幣)。全球交易市場上有數百種山寨幣,包括XRP、NEO、恆星幣(Stellar)和其他。

數字簽名– 又稱公鑰數字簽名、電子簽章,用於識別互聯網上的個體或行為。在區塊鏈中,它通常指特定用戶、代幣或交易的唯一標識符。

挖礦 – 分配計算機算力以執行網絡交易並獲得代幣報酬的操作。每宗交易都由一個需要分配大量算力進行處理的等式來加密。最先解出等式以推進交易的礦工可獲得少量酬勞。

智能合約 – 一種利用區塊鏈技術自動執行特定合約的算法。當條款得到滿足時,智能合約就會執行,參與方可根據合約條款獲得報酬。智能合約在以太坊區塊鍊網絡上很受歡迎。

紙錢包(Paper wallet) – 一種冷存儲的解決方案,被認為是存儲加密貨幣最安全的方式之一。紙錢包可經由任何打印機打印出來,包含用戶獨一無二的公鑰及密鑰,加密為QR碼。用戶只需掃描紙錢包即可提取資金。

加密貨幣價格波動極大,因此不一定適合所有投資者。加密貨幣交易不受歐盟監管的約束。投資槓桿產品存在高風險。本文內容以參考為目的,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