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今全球投資生態系統的美妙之處,投資不只是華爾街大咖的特權了。打造公平競爭的投資市場,eToro 是重大推手,讓普通人參與競爭激烈的投資遊戲,與曾受眾人尊敬、崇拜和敬重的「西裝族」幾乎能並肩而立。
然而,儘管大家現在都能懶懶地靠在全新的電競椅,一口接一口地吃著過鹹的洋芋片,一邊像洗牌一樣轉換持股,不代表就應該盲目出手。金錢買得到所有高級交易設備,但如果沒有投資策略的基本知識,前者就不重要了。為了讓我們好整以暇地漫步在投資旅程中,我想列出所有投資人在工具箱皆應必備的六大策略。
幹嘛訂策略?
策略就像一套遊戲計畫,讓我們的投資組合管理有明確的方向,也讓我們能更精準地掌握詭譎多變的市況。一般而言,從 A 點到 B 點需要以下三項要件:
- 目標(在這種情況下,投資人的目標可能是存退休金、全新遊戲主機或賺外快好因應生活開銷);
- 方向(這是我們的整體投資策略及主題);
- 達成目標的方式(這就是投資組合的成分股)。
沒先釐清這三項步驟就把錢丟進股市,就像出海前沒有先搞懂要去哪裡、為什麼要出海、以及要怎麼去。對,沒錯,有些人把這個稱為「冒險」,對,據說很好玩,但我可能想得到更好的享樂方式,而不是盲目地讓您(或其他人)的畢生積蓄承受風險。好,我們來深入探討。
價值型投資
價值型投資也許可以簡單地解釋成撿便宜貨。如果您常在附近的跳蚤市場或市集購物,可能已經是價值型投資人。這項策略通常與華倫巴菲特力捧的投資法有關,背後的基本原則很簡單:取得市場訂價錯誤(遭忽視)或(以投資術語來說)-售價低於內在價值的資產。
「天哪,廢話! 這哪叫什麼策略? 我當然不會去買訂價過高的東西」, 我明白。問題是,想要評估某支股票的(內在)價值,通常要深入研究、看資產負債表,同時了解這些報表與公司未來產生現金流的前景之間的關係。這個方法也需要摒除所有情緒化和非理性的思維模式,因為撿便宜的能力是取決於利用導致該股票遭到忽視或定價錯誤的市場不理性。
對初學者來說,價值型投資是一項挑戰,因為它需要閱讀大量資訊(至少一開始的時候是)。但是,如果您很好奇、也有耐心學習價值型投資基本原則,您做的投資就有可能讓您在下半輩子持續享受獲利。有一點絕對沒錯-想要這項策略奏效,就要打持久戰。所謂的長期,不是指三個月,而是五年、十年甚至五十年-而且不能三天兩頭就交易。真不知道好玩在哪裡,對吧?
成長型投資
如果價值型投資是撿便宜貨,成長型投資就是找明日之星。成長型投資人在快速成長的新興產業尋找創新企業。這些產業成長潛力相當高,或者營收成長率已高於平均值(甚至有時利潤也是)。這些公司通常因具備顛覆性質而受到媒體密切關注,通常也會開拓出自己的市場和受眾。典型的例子包括 Tesla、Uber、Square、PayPal 等公司。
然而,成長型投資不應以投機方式操作或看待,儘管許多資淺投資人有時真的就這麼作(請見下文的迷因型投資)。每項成長型主題背後,都需要有一套健全的商業邏輯和價值主張。如果有一間股票在證券交易所流動的公司,勾勒出令人信服的未來遠景,產品也只存在於執行長的秘密影片中,您放心,股票本身*就是*產品。
雖然價值型投資的重點在於為企業訂出目前的價格,但成長型投資講的是訂出未來價格、理出頭緒,然後回溯至目前的時間點。這需要相當的橫向(創意)思維,見微知著,找出模式和趨勢,同時能正確地訂出投資主題背後的機率。
衡量成長型企業的價值比較像是藝術,而非精確的科學。但是,如果您是特定產業的專業人士,可能就有辦法找出自己專業領域內的成長機會。您只要尋找正在顛覆您市場傳統且快速成長的公司(即使是利基市場也一樣)。切記:股市撈金,不必步步驚心。只要在一生中做對過幾件事就好。投資您知道和了解的標的,在投資時也不必草木皆兵。
動能型投資
如果價值型投資人追求物超所值,成長型投資人尋找獲利潛力,動能型投資人就是想搭順風車。 他們利用例如 50 天和 200 天的移動平均值等技術指標散發的訊號,尋找上漲趨勢的個股(50 天均線高出 200 天均線通常表示「買進」,而這條線跌落 200 天均線就表示「賣出」)。有一點很重要:這些指標不是科學定律,而是有探索性的,是一種經驗法則或統計學上的可能性。
動能型投資聽上去好得令人難以置信-只要投資具有最強「牽引力」的標的,然後在趨勢轉跌時賣出就好。雖然這在市場是完全合法的賺錢方式(也有許多專業基金提供動能型股票的投資機會),這項策略與價值和價格之間的基本經濟關係存在重大差異。如果您投資只求一個「爽」字,讓您自我感覺超級良好,這項策略會是很好的選擇。然而,因為這項策略基本上屬於市場時機型策略,除非是善於解讀圖表的老手,又精通技術分析,否則您可能會是派對結束後唯一還在場的人。這可是相當孤獨又痛苦的事。
收入型投資
價值型投資人、成長型投資人和動能型投資人有個共同點-他們試圖打敗大盤,賺取高於平均值的報酬。他們更希望積極增加資本,而非手上持有現金。然而收入型投資人正好相反,他們幾乎一心只把投資當作媒介,透過股利或其他孳息資產來轉取可靠收入。
這種策略也許大致上類似價值型投資,因為它吸引的是偏好低風險,卻有耐心和毅力長期累積財富的投資人。收入型投資人通常選擇投資資本雄厚且支付高股利的企業。這種企業通常是產業領導者,通常公司規模過大,無法快速成長(或根本無法成長)。
收入型投資人有一個子類別,稱為成長型股利投資人。他們試圖在股利型企業的範疇內找出成長型股票。然而,這類投資人也需要能判讀和了解資產負債表和許多其他基本面指標。
除了股票外,還有其他以現金回饋持有人的資產,如債券、指數股票型基金(ETF)、共同基金和房地產投資信託基金(REITs)。對區塊鏈科技感興趣的投資老手可以研究讓您能質押加密貨幣並賺取利息的各種質押機會。
根據您的生活方式而定,無論您是剛開始投資之旅的新手或是正在計畫退休,都可考慮將部分投資組合配置到收入型投資。這是威力相當強大的致富策略,透過複利潛力,隨著時間加速增值(尤其是您將股利轉投資時)。這個方法可以同時減少波動並略微降低投資組合風險,又能讓您享有穩定的現金流,您之後可選擇轉投資該投資組合(我建議可以這樣做)或拿來來買你肖想以久的 Tesla。
影響力投資
影響力投資這種策略越來越受歡迎,特別是在 Z 世代和千禧世代之中,因為它可能對全球有整體貢獻。雖然上世紀總是注重效率及生產力極大化,但通常付上環境和社會問題的代價,21 世紀的焦點似乎極力擴大影響力,確保這個星球實際上還能繼續存在,讓我們揮霍自己創造的財富。
eToro 是這類投資法的先鋒。eToro 推出的 Smart Portfolios 讓投資人得以投資如綠色再生能源公司、癌症及糖尿病療法研發公司、寵物照護公司、醫療及疫苗公司等各種極具影響力的公司。這項策略多年來的表現相當驚人,不僅是報酬率極為優異,也形成其他企業的一種壓力,讓它們採取符合社會責任基本原則的全新政策。這種趨勢未來可能會持續下去(甚至加速發展),因為越來越多對責任型投資特別有興趣的人已投入市場。
迷因型投資
最近出現一種新興投資模式,我要自作主張稱之為迷因型投資。最近的投資民主化及散戶在全球各種(線上)平台再次興起,使得這種投資法日益普及。當然,這並非傳統定義所公認的投資策略,也當然非身為明星投資者的我推薦的投資法,但卻值得簡短介紹,我相信它在 21 世紀市場的投資界會佔有一席之地。
迷因型股票基本上是動能型股票的子類別,由於大眾(社群)媒體人物(網紅及名人)常對其受眾背書各種資產,因而放大了從眾效應。這種現象創造了超級熱血的環境,先是一小群嘗鮮者,然後迅速升級(受網路影響),引發廣泛受眾的興趣(連投資社群外也是)。然後「外來者」因為「錯失恐懼症」(Fear of Missing Out,簡稱 FOMO),也開始趕時髦),產生一種雪崩效應,讓價格越來越高,到最後沒有買家,就像岩石上的浪花一般消散。這些公司/資產通常前景不明朗,但會反映某些屬性,與廣泛受眾產生共鳴,在過程中針對一種充滿情緒和意識型態敘事,孕育出一種社群和部落意識。
這是一種風險/報酬極高的投資策略,儘管當中充滿樂趣和誘人的吸引力,但我不建議初學者採用。然而,只要資深投資人承擔合理比例的資金風險,這是能夠換取多重報酬的可行方式。
結論
關於各種投資策略型的書籍和博士論文汗牛充棟,當中有許多定義和證明各種投資策略孰優孰劣的大量證據。到頭來,重點就是要選擇最契合您投資目標的策略。身為投資人,特別是 eToro 明星投資者,我極力避免偏愛以上任何策略,因為這樣可能會產生管中窺天的效果-想在市場取得優勢,這是大忌。
落入「我是價值型投資人」或「我是動能型交易者」這種陷阱的投資人,會有潛在的想法和行動空間受限的風險。這樣反而可能導致他們錯失良機,無法善用明顯的市場機會,讓跟單者無法從中獲利。我個人在我的 GME、TSLA、NIO 或 ETH(各)賺取了 +1000%(十倍)報酬,不代表我不是價值型投資人,因為我認為那是我的主要策略。我有時發現市場機會並加以善用,也不代表我偏向動能型交易者。螺絲起子是修腳踏車的好工具,卻是吃麵條的爛工具。同樣地,這些策略是視情況再由工具箱中取出的工具-每一個都能達成預期的用途和目標。
Gasper Sopi 是 eToro 明星投資者。他擁有認知系統和使用者體驗設計的碩士學位。Gasper 擁有八年投資經歷,目標是每年績效優於標準普爾 500 指數。
投資必有風險
過去的績效並不代表未來表現。未達五年整之交易記錄,可能不足以視為投資決策之依據。本文並非投資建議。
eToro 是多元資產平台,不僅提供股票投資及加密貨幣投資,也提供差價合約交易。
請注意:差價合約是一種複雜的工具,且因槓桿作用而具有快速虧損的風險。67% 的散戶投資人帳戶與此營運商交易股票時出現虧損。您應考慮自己是否了解差價合約的運作方式,以及是否能承擔資金虧損的高風險。